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泰州市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7日
泰州市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为充分发挥邮政业在经济社会“大动脉”“微循环”里的“先行官”作用和应急保障战略性作用,加快推进全市邮政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用邮需求,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全市邮政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用邮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邮政业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邮政业务收入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高,邮快件业务量年均增长10.6%以上,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11.5%以上,优质、普惠、安全、智慧、绿色的邮政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行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一)服务提质。实现快递同城小时达、长三角当日达、国内重点城市次日达,智能快件箱(信报箱)数量翻一番,寄递服务网络日处理峰值和日均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全程时限更稳定、投递时点更弹性、交付方式更便捷、服务产品更多样、内件品类更丰富的寄递服务体系。
(二)普惠城乡。覆盖城乡、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寄递服务网络日益完善,通达顺畅、适配合理、衔接高效、集约绿色的骨干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城市末端投送模式科学精准,农村末端投送网络畅通高效,城乡寄递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
(三)业态创新。加快提升邮政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应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培育即时配送、仓配一体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培育打造一批智能快递物流园区和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制造业典型项目。
(四)绿色环保。坚持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方向,淘汰重金属等特殊物质超标的包装材料,符合GB/T 16606-2018《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超过95%,基本实现城区快递营业网点回收再利用装置配备和循环中转袋使用全覆盖。寄递运输结构更为优化合理,新能源汽车运输比例不断提升。
(五)安全可靠。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动态可跟踪、隐患可发现、事件可预警、风险可管控、责任可追溯”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体系基本建成,精准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能力稳步提高,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显著增强,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夯实邮政业发展基础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结合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大邮政业项目招引力度,吸引快递企业总部入驻,推动苏中快递产业园和临港快递物流园向精细化、集约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放大全市地标农副产品优势,着力建设兴化调味品、泰兴黄桥烧饼、靖江猪肉脯等特色明显的电商快递产业园。构建形成以市区为主,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多极发展的“一主多极”邮政业发展格局,努力形成日均超300万件、峰值500万件的寄递处理能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以下责任单位均包含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不再列出)
2.调优寄递运输结构。调整优化邮件快件运输结构,实施快递“上车”“上机”工程,加强交通枢纽与快递仓储、分拨、接驳等设施的规划衔接,支持在泰州火车站、扬泰机场以及泰州高铁站等交通枢纽规划布局邮件快件绿色通道和接驳场所,推广“高铁+邮件快件”运输模式。大力探索发展多式联运,推动空陆、公铁等联运模式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寄递服务多式联运体系的稳定性和时效性。(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
3.升级末端服务网络。提升邮政快递设施统筹布局、集约共享水平,将智能快件箱(信报箱)、末端服务综合场所等纳入新建住宅小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设以城市快递服务中心(公共服务站)、智能快件箱(信报箱)为主要形态的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机关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投递服务合作,鼓励第三方快递末端服务企业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寄递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民政局、邮政管理局)
(二)产业协同,推动邮政业融合发展
4.积极实施“快递进厂”。推进邮政业与医药、化工、装备等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联动发展,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参与制造企业供应链平台建设,深度嵌入原料供应、生产辅助、包装仓储、产品销售、售后维修等各环节,加大定制化和中高端产品供给。引导邮政快递企业积极进驻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兴化经济开发区、江苏省兴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等制造业集聚园区,打造一批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区域性供应链服务等示范项目。推动苏中快递产业园及临港物流园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
5.全面实施“快递进村”。健全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寄递服务体系,深化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快快合作,有序实施“快递进村”,到2025年实现主要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通达率100%。开展“邮政兴农”行动,打造服务农特产品“直通车”,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参与涉农电商销售平台建设,重点打造靖江沙香芋、泰兴银杏、兴化大闸蟹等特色农产品寄递供应链。推广“村邮站+快递超市+电商服务+便民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从产地到餐桌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供销总社)
6.加快推进“快递出海”。建立邮政快递企业与泰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合作机制,大力开展智能仓储、快运、定制化物流服务,加快泰州邮政快递企业“走出去”步伐,促进跨境寄递事业健康发展。畅通海关、税务、商务、公安、邮政管理等部门(单位)邮件快件进出口数据、信息共享渠道。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开展跨境快件物流中心建设,探索泰州“快递出海”服务新模式。(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公安局、商务局、税务局、泰州海关)
7.大力发展“快商协同”。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参与电商产业供应链管理,提高电商企业与邮政快递企业协同效率。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依托网络资源优势,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无缝衔接和高效流动,更好支撑服务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快递物流园区与电子商务园区融合发展,探索建设具备仓配一体、快递集散、电商孵化、展示体验等功能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商务局)
(三)培大育新,提高邮政业服务质效
8.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快递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区域总部以及供应链、快运、云仓等产业做大做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快递企业发展活力,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快递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水平。依托快递物流园区、快递企业,统筹规划建设应急储备基础设施,提升运输、仓储、配送等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
9.提高快递服务质量。优化快递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快递服务的稳定性、时效性和标准化水平。以同城、省内和长三角区域寄递服务为重点,鼓励揽收、交付等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改善用户体验。巩固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违规收费集中清理工作成果,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
10.提升电子商务服务水平。推广应用“AI+5G+IoT”技术实现基础设施高效互联,提升寄递服务全流程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化升级改造,以邮政、顺丰、京东等企业为示范,加快智能分拣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推广应用,加大大数据、云计算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低碳环保,促进邮政业绿色发展
11.实施快递绿色工程。完善绿色发展治理体系,督促邮政快递企业、电商企业、快递封装用品用具生产企业履行绿色发展主体责任。加快“瘦身胶带”、低重高强包装箱、简约包装等推广应用,到2025年底,全市邮政快递企业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率、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100%,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邮政快递网点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全覆盖。(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
12.推动邮政业节能减排。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开展供应链绿色流程再造,支持绿色快递产业示范园、绿色网点和绿色分拨中心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要素资源。促进寄递运输环节绿色发展,逐步提高运输车辆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加大生态环保理念宣贯力度,引导快递企业积极参与绿色供应链、绿色物流园区建设,凝聚绿色发展合力。(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
(五)完善机制,加强邮政业安全监管
13.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按照《快递暂行条例》落实末端网点备案管理,坚持放管并重,巩固“不见面审批”改革成果。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主体、以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
14.加强寄递安全管理。建立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健全禁寄物品违法犯罪线索联动核查处置等工作机制,增强安全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邮政业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升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确保个人寄递信息和企业运行信息安全。(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应急局、国家安全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各市(区)、泰州医药高新区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支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机制,推动本地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加大对邮政业发展的指导支持力度,协调解决产业融合、项目建设、绿色环保等问题,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促进邮政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意见,加快落实《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苏政办发〔2020〕14号),在发展规划、土地供应、财政保障、安全监管、产业协同、机构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邮政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从业保障。规范快递企业用工管理,加强快递员职业安全保障,创新快递员社会保险服务,优化生产作业环境,切实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加快快递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关爱快递员“暖蜂行动”。支持邮政快递企业积极参与“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示范岗”等创建活动。